談到地震,多數民眾的直接聯想多半是較為負面的訊息,如山崩、屋毀、海嘯等等,猶如近來6月2日南投地震造成的走山。不過,地震本身僅是一種自然的現象,如同降雨、日出日落一般,會造成災情的地震,多半是規模較大、離人口稠密區較近的地方,但大多數的地震,不止對於人們無害,反而還可能有些可以運用的價值。
以全球來看,每天起碼有上萬起的地震發生,而臺灣地區的地震觀測網每天也能觀測到數十起地震。好在這些地震幾乎都屬「無感」地震,對地表造成的振動人們通常不會有感覺,而規模甚大的地震也不是經常發生,但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,其實對於人們有莫大的的幫助。從上個世紀初開始進行的地震觀測,我們漸漸對地震發生的位置和機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,也因此發現了班尼奧夫帶,知道原來震源多是分布在板塊的邊界,並且會由某些板塊聚合的地方向地底深處延伸,進而確立了板塊構造學說。
而今,我們還可以透過更局部的分析,了解地底下未知的斷層分布。以2013年3月27日與6月2日發生在南投的兩起強震來說,分析地震過後的餘震與過往的微小地震分布,有助於我們了解盲斷層,若沒有這些微小的地震,我們對於地底深處就會一無所知。
而過去數年來,微地震的研究也產生了許多突破,中央大學的馬國鳳老師,在921地震後,在車籠埔斷層附近裝設了井下地震儀,經過長時間的觀測,發現地下水壓誘發微地震案例的完整機制過程,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(Science)期刊。
研究中分析了地底下發生微小破裂的微地震,發現有的地震事件只有P波沒有S波,經過科學的驗證,找出了水壓誘發地震的物理機制,這也是全球第1次找到這樣直接的證據。此外,國內的大屯火山開始廣設寬頻地震站,結合地球物理與化學資料來做分析與預警,也是由於科學家長期觀察,發現火山爆發之前往往都會產生異常的微小地震,便著手進行長期的監測,以預警火山的噴發。
除了以上的例子之外,或許有更多人關心,是否微小的地震能作為大地震的前兆呢?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助理教授加藤愛太郎,在311地震之後開始研究分析震前的一些微小地震,發現微震在震前的時空分布有向特定方向遷徙的現象,他認為這種現象可能為一種地震前兆,代表著在主震之前,便開始有緩慢的滑移,在滑移過程中產生微小的破裂,也就是那些微震分布的區域。或許,未來我們若再一次發現此現象,就能提前警示民眾。期許這些看似做苦力的監測工作,能在未來發揮更大的效用。
- Aug 27 Tue 2013 14:12
地震也有好處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