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預防心血管疾病 從生活習慣做起!

 

(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/採訪報導)冬天天氣不穩定,寒流、冷氣團時常報到,更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方面等問題,而這類症狀,不發作沒事,一發作起來可是很危險,嚴重甚至會要人命!振興醫院外科部主任醫師張忠毅表示,造成心臟生病的原因有很多,可別以為平常身體好好的,沒什麼大礙,就以為不會突然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,提醒民眾,平時要注意自身的生活作息、飲食習慣,也要定期健康檢查,才是預防的好方法。


一般來說,心血管疾病會有幾種狀況產生,最常聽到的就是冠動脈阻塞造成的心肌梗塞,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胸痛、發汗、暈眩、嘔吐,若是覺得心絞痛,全身有痠痛症狀,嚴重也會導致心肌梗塞;再來,大血管動脈瘤破裂也是狀況之一,張忠毅說,沒病也要開刀的情況有兩種,一種是動脈瘤超過5公分、胸主動脈超過6公分時,若是不動刀,破裂的機率為25%,會造成死亡風險,而另一種為暫頸動脈,就是頸部的地方會摸到顆粒狀的東西,這會使頸部產生暫時缺血,有時候手會一下可以動一下又不能動,若出現這種情況也要開刀;血管阻塞會導致肢體痠痛、腫脹、跛足,嚴重可能要截肢,而這種狀況通常都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;最後就是腦部產生的中風,這時候全身上下可能都會出現問題,因為腦部的代謝只用血糖,所以血糖一低就易造成腦受傷。


張忠毅進一步指出,哪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,其實很多原因都藏在我們的生活習慣裡。其中第一名影響之最為抽菸,菸對人體心臟的危害很大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全球就有五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吸菸所導致,因此,張忠毅就說了,戒菸是第一步驟且非常重要。接著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高血脂、高血壓、糖尿病還有肥胖等因素,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問題對身體都是很不健康的,但真的可以把握健康原則,做到的少之又少。


由於食物太精緻、飲食習慣西化,大腸癌在國人死亡率中已排行第一名,台灣洗腎人口,更是居世界之冠。甜食、炸物等食物雖然美味,但可能是讓你致命的關鍵,很多人的肥胖症狀,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,且可別以為外表看起來不胖,身體就沒問題,平常的飲食才是最重要的。張忠毅提醒民眾,肝臟、蛋黃、烏魚子、蟹卵等,這些都會使膽固醇過高,一般來說,每週不宜食用超過2-3個蛋黃,另外,甜食吃太多會造成三酸甘油脂上升,是一種存在血液中的脂質,會增加出現心臟疾病的風險,建議可多吃秋刀魚、鮭魚、白鯧魚等來增加ω-3脂肪酸。還有痛風也是越來越年紀大的人有的困擾,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控制體重、多喝水,且蛋白質不能吃太多,會使造成痛風主因的普林含量太多,像黃豆就是很好的食物,但種子類的食品就別常碰,如黃豆芽、綠豆芽等,若是食欲不佳可適當補充含糖液體,避免身體組織分解而痛風。


張忠毅特別提到了停經婦女,因為沒有荷爾蒙的保護作用,雌激素分泌減少,進而對心臟血管產生較大的威脅性,醫生就建議,多吃黃豆補充大豆異黃酮,每日食用1-2杯250ml的豆漿或是25g的黃豆,都是很好的選擇,若是補充荷爾蒙,小心罹患乳癌機率也會上升。張忠毅再次強調,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時候,時間是最主要關鍵,有時候如果來得及,可能還可以救回一命,但是總不能每次都跟時間下賭注,所以有個健康的身體才不會治標不治本,控制好飲食、規律運動、減重,再來吃藥物食品,才能大大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。

優活健康網 – 2013年1月28日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rry 的頭像
    larry

    小松鼠部落格

    la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